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通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老稀有剧种:锣戏
发布时间:2014-8-19 8:20:07

通许县古老稀有剧种:锣戏

                            

2007年,通许县锣戏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古老稀有的锣戏,历史文献中又称 “罗戏”、“猡戏”等,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在戏剧史上兴盛一时,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锣戏发源和形成  目前无文字记载。清代的一些有关史料,多是介绍演唱、禁唱锣戏的情况。如康熙十八年河阴(今郑州西)县令就禁演锣戏。锣戏老艺人说,锣戏起源于唐太宗时期,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的宫廷戏.因而锣戏也叫“乐戏”。

锣戏唱腔粗犷、高亢,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锣戏的音乐语言与河南的地方语言音调及河南地方戏的音乐语言和民间小调都有明显的不同。锣戏的剧本 不能与豫剧、曲剧、越调等剧种互为通用,而与黄河以北地区的大弦戏通用,其“耍孩儿”词又与山西、内蒙古流行的“耍孩儿”戏的唱词格式基本相同。

金元时期,元曲杂剧发展很快,风靡全国,属于元曲系统的锣戏也有很大发展,在进化过程中,唱腔突破了死板的八句“耍孩儿“词,产生了由上下韵连续反复的五字句、七字句以及长短句,在唱词上更接近河南地方音韵。

1938年6月,日寇入侵,战乱天灾,锣戏艺人逃荒,专业锣戏团衰亡。只有在河南省少数偏僻的农村,逢年过节“玩会”时,才有业余的锣戏班演出。

锣戏何时传到通许县赫庄,已无法考证,从其回忆的师徒关系看,至少有200多年了。1953年,赫庄村各家各户捐粮食,重建锣戏团,演员有30多人。农闲时演戏。赫庄锣戏团最兴盛的时期是1956—1958年,演员达60余人,不仅在通许县周边农村演出,还到河北省演出,一天三台戏,10天不重样,观众多达一二万人。一般演员一个月可分红200多元,在那个年月,这是个大数目了。

随着锣戏老艺人的去世,通许县长智村、尉氏县蒋沟村、鄢陵县大马庄村三个业余锣戏团(同属一个师徒关系)消亡了。1961年,国家文化部致函赫庄锣戏团说,锣戏是我国稀有剧种,要继承和发展。同年,开封地区文化局、通许县文化馆等4人到赫庄录音、收集资料,整理出锣戏的唱词、曲谱等。这些资料直到1983年才由河南省民间音乐集成办刻印成《锣戏音乐资料》,这是目前关于研究锣戏的唯一资料。

“文革”时,赫庄锣戏团道具、戏衣等尽被烧毁。1992年,赫庄健在的30余名锣戏老艺人不甘心锣戏就此失传,自发地恢复了锣戏团。农闲时大家就聚在一起唱唱锣戏。如今,随着赫庄锣戏老艺人的去世,许多剧目失传了。赫庄现在能唱、演锣戏、卷戏的老艺人健在的还有10来个,锣戏失传危在旦夕。

基本内容锣戏的剧目  多为历史故事戏、帝王将相戏,俗称“袍带戏”。据赫庄锣戏老艺人讲,他们的锣戏祖师艺名“三伏”(清朝人,锣戏旦角演员.真实姓名、籍贯等已失传)会唱500多出锣戏。目前赫庄锣戏团还能唱20余出锣戏的片段,无法演出全剧了,主要有《狸子精下凡》、《西游记》、《杀七口》、《小列国》等。

代表性传承人:1、班首赫敬修,男,1929年生,小学文化,农民。12岁开始学习锣戏、卷戏,20岁开始担任赫庄锣戏团笛手。目前还能吹奏30多出锣戏、10多出卷戏曲子。2、李兰香,女,1938年生,小学文化。13岁学唱锣卷戏,主演花旦。3、娄渊珍,女,1937—2011,小学文化。15岁学唱锣戏,主演小生。赫乾正,男,1929--2006,文盲。主要拿手的是扮演锣戏中的《大闹天宫》孙悟空。演出生动、滑稽,被群众誉为“活悟空”。赫玉枝,女,1936年生,文盲。唱、演锣卷戏40年。主演花旦。赫纪明,男,1932年生,初中。唱、演锣卷戏64年。主演花脸,并以主演黑头见长,人送艺名“八里半”。

锣戏舞台表演特点:旧时锣戏的旦角在演出时都踩有约五寸高的木制“拐子”(即高跷);锣戏武打使用的“把子”都是铁制的真刀真枪;锣戏在演出中,没有成套的形体动作和武打动作;锣戏除在舞台演出外,还在木偶、高跷、竹马、旱船等民间游娱活动中演唱。卷戏常与锣戏同台演出。俗称“卷锣戏”。

锣戏的声腔、调门类型:锣戏的声腔体系属于联曲体。由各个不同的调门(曲牌)单独或互相连缀而成的。据锣戏老艺人讲锣戏原有72个调门。但由于它的调门是保留在各个戏的唱腔之中,不少锣戏调门随着剧本的失传而失传。锣戏调门的类型: [耍孩儿]、 [占子]等。还有一些单独使用的调门,如[步步娇]等。

濒危状况:锣戏的唱腔粗犷、原始,戏文、表演全是口授,无文字资料。学戏的大都是农民,文化低,所唱的戏文由于口授而失真。 锣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锣戏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锣戏迫在眉睫。

通许县  陈  维  王晓红